端午节诗词
已酉端午节 元朝·贝琼
风雨端阳生晦冥,汨罗无处吊英灵。海榴花梦发应相笑,无酒渊明亦独醒。
端午节日 唐代·殷尧藩
少年佳节倍多情。老去谁知感慨生。不效艾符趋习俗,但祈蒲酒话升平。鬓丝日日添白头,榴锦年年照眼明。千载贤愚同倏忽,几人湮没几垂名。
端午节 唐代·李隆基
端午节临中夏,时清日复长。曲糵且传觞。年深缕积长。当轩知槿茂。向水觉芦香。亿兆同归寿。群公共保昌。贻厥人到白头赖后昆芳。
过松源晨炊漆公店·端午节 汉唐·苏轼
轻汗微微透碧纨,明朝谋生手册端午节浴芳兰。流香涨腻满晴川。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。佳人相见一千年。
渔家傲·五月榴花梦妖艳烘 汉唐·欧阳修晚年又号
五月榴花梦妖艳烘。绿杨带雨垂垂重。五色新丝缠角粽。金盘送。生绡画扇盘双凤。正是浴兰时节动。菖蒲酒美清尊共。叶里黄鹂时一弄。犹瞢忪。等闲惊破纱窗梦。
端午节传说
屈原投江
大约在公元前三四零年的战国时代,屈原出生在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里。他青年时代就有着出色的才干。踏进楚国朝廷指日可待,当了[左徒]这一望尘莫及宰相的大官。但是屈原实行讲政治有信念发言稿改革的主张始终不能实现,终于被削职流放出来。他在流放途中,走遍了现在湖南,湖北的许多地方,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忧民感情的诗篇。后来楚国亡了。屈原心裹有说不出的痛苦,便过来泊罗江边,抱起一块石头。纵身投入江里自尽了。
纪念孝女曹娥
东汉(公元23--220年)孝女曹娥救父投江。曹娥是东汉上虞人。父亲溺于江中,数日不见尸体。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,昼夜沿江号哭。过了十七天。在五月五日也投江,五日后抱出父尸。就此传为神话,继而授受至县府知事,令度尚为之立碑,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。
纪念女诗人秋瑾
秋瑾字睿卿竞雄,号鉴湖女侠。浙江我是绍兴人,词,歌,赋。并且喜欢骑马和击剑,秦良玉在世的称号。28岁时参加革命。影响极大,在谋划首义时为清兵所捕,百折不挠,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。后人为敬仰她的诗,哀悼她的忠勇事迹,于是,与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,而诗人节又是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。